重症医学科(ICU)简介


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

我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91年。199210月,由日本国政府、日本福岛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援助成立了“中日友好冀医四院ICU”。200910月我院东院区重症医学科成立,功能与本部一致。科室目前共有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胡振杰主任是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生理科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石家庄市重症医学会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胡振杰主任作为全国知名专家,参予过多次省内外重大抢救工作,并获得同行专家及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目前我院重症医学科共有床位18张(本部11张,东院区7张)。每张监护病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并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等。科室具备心电图机、除颤仪、血液净化仪、连续性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电子升降温设备等。

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4、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目前我院重症医学科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包括:(1)复苏;(2)休克;(3)呼吸功能衰竭;(4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5)急性肾功能不全;(6)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7)严重肝功能障碍;(8)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9急性凝血功能障碍;(10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11)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12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13镇静与镇痛;(14)严重感染;(1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16)免疫功能紊乱。科室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1心肺复苏术;(2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3)机械通气技术;(4)纤维支气管镜技术;(5)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6)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7)胸穿、心包穿刺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术;(8)电复律与心脏除颤术;(9)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技术;(10)持续血液净化技术;(11)疾病危重程度评估方法。

在胡振杰主任带领下科室团结进取,努力学习,目前医疗诊治水平,特别是对危重患者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的发病基础及临床诊治水平在全国处于一流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科室自成立以来已经抢救了多名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获得广大患者及同行认可。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愿意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为广大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