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血液内科刘丽宏教授团队攻坚克难,成功救治一名病程长达12年、并发感染10余次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者不仅战胜了严重肺部感染导致的“白肺”,更在医患携手的坚守中迎来了孙辈绕膝的温馨生活。这场跨越12年生命接力,生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

“别着急,咱们慢慢来”
12年前,患者因“感冒”症状辗转多家医院,最终被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当时感觉天都塌了,一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患者回忆道。初见刘丽宏教授时,她内心已近乎绝望,却被一句朴实的话语重新点亮:“病虽然重,但咱们别着急,慢慢来,能治好的。”
刘丽宏教授深知,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说,疾病不仅是身体的折磨,更是精神和经济的双重负担。因此,她总是细致地评估患者的家庭情况、经济能力,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她反复斟酌用药,力求用最经济的药物达到最佳的效果。“咱们吃最便宜的药,吃最好的饭,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增加自己的免疫力。”这些话语成了患者和家属最温暖的慰藉。
“一定努力,会好起来的”
不久前,该患者因突发肺炎导致“白肺”,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喘憋气短明显,病情非常危急。急诊医生建议转入ICU,但高昂的费用让家属望而却步。绝望之际,患者与家属再次就诊我院血液内科。尽管当时科室床位紧张,刘丽宏教授立刻协调安排,将患者收治入院。面对严重的肺部感染和极低的血象指标,她依然坚定地对患者说:“病情是有点重,但咱们一定努力,会好起来的。”正是这份医患同心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患者在一次次救治中闯关过坎,最终再次挣脱了病魔的纠缠。
在血液内科,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科室收治的患者多为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的血液病患者,医护团队始终秉持“治病更治心”的理念。刘丽宏教授常说:“医者的职责不仅是治病,更是帮助患者重建对生活的希望。”她坚持牺牲午休时间解答患者疑问,在患者经济困难时会主动联系公益组织进行援助。
如今,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患者已能享受天伦之乐,虽需定期复查,但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看到你好起来,我们就放心了。”
在血液内科,医护人员用精湛医术筑起生命防线,用温暖关怀点亮希望之光。这不仅是对患者的承诺,更是对新时代医者精神的生动践行。他们用温暖的话语、细致的关怀和永不放弃的信念,让患者相信:生命,永远值得奋力一搏!
文/杨小雪